6月6日,佳禾智能公告:旗下全资子公司佳禾国际拟以1.22亿欧元(约10亿元人民币)收购德国拜亚动力(Beyerdynamic)全部股份及相关股东借款。
消息一出,行业震动——
· 卖方:1924年创立的德国知名老牌,定位于高端音频领域
· 买方:2013年才成立的东莞ODM企业,上市6年
· 收购价:是卖方2024年净利润的14倍PE,估值较高,却毫不犹豫
这场收购的背后,是一家中国年轻企业从“幕后”代工厂走向“台前”全球化品牌的突围史。
今天,让我们回溯其十年进阶之路,看他如何一步步构建横跨三大洲的产业版图,并最终将战略靶心瞄准全球高端市场。
01、十年进阶,从代工到制造的隐形冠军
2013年,佳禾智能诞生于“世界工厂”东莞,以耳机OEM(纯代工)和ODM(设计制造)起家。
在OEM模式盛行的年代,佳禾却做出了一个前瞻性决策:放弃纯代工“舒适区”,成立专业预研部门,聚焦新技术、新产品的提前布局和预研。

这一决策在当时OEM盛行的东莞制造业堪称“异类”,却为后续爆发埋下种子。
2016年,当苹果AirPods引爆TWS(真无线蓝牙)耳机市场时,凭借提前一年的技术储备和多项无线蓝牙耳机相关实用新型专利,佳禾智能迅速抢占风口,一举拿下数十个TWS耳机项目,与哈曼(Harman)、安克创新(Anker)等国际一线品牌建立深度合作。

此后的两年,公司营收从8.32亿元增长到13.47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达27.26%,技术红利直接转化为业绩增长。
2019年10月登陆创业板后,佳禾智能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和业务范围,与更多国际品牌建立合作关系,产品出口至美、加、英、德等 30 多个国家。
02、技术驱动,拓展边界与全球布局
站稳TWS耳机市场后,佳禾智能并未止步。2024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同比大增48.62%,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从4.69%跃升至7.02%,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。
也就是这一年,佳禾智能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智能穿戴领域,并取得多项眼镜品类相关的专利,为影目科技、安克、天猫等品牌量产智能音频眼镜,将技术优势延伸至新领域。

同时,全球化生产与研发布局成为关键战略:
☑ 东莞研发中心:创新引擎
☑ 越南生产基地:应对国际贸易环境变化,优化供应链成本
☑江西萍乡智能制造基地(2023年投产):一期约20万平米,通过数字化、自动化改造实现柔性生产与效率跃升
在目前国内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的背景下,佳禾智能不断发掘海外市场的增长潜力。据其年报显示:2024年上半年,佳禾智能近七成的营收来自境外市场。
03、品牌觉醒,构建全球竞争力
佳禾智能营收24.67亿元,耳机代工(ODM/OEM)占比77.25%,客户集中度高,前五大客户占68.3%,但毛利率仅18.7%,远低于品牌商35%以上的水平。

为提升品牌溢价能力,佳禾智能明确提出拓展自主品牌、提升附加值,并积极参加CES等国际展会,展示耳机、智能穿戴、储能等全品类产品,强化品牌全球影响力。
2025年,通过全资子公司佳禾国际,斥资1.22亿欧元收购德国拜亚动力,通过收购这一德国百年声学品牌,借助其成熟的欧美渠道,加速品牌出海进程,提升在高端音频市场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。
品牌化出海发展建议
跨越文化鸿沟,构建长期价值
佳禾智能的每一步战略——从技术预研、全球化生产布局到重磅收购,都精准而富有远见。然而,收购拜亚动力只是起点,真正的挑战在于整合与运营:
1. 平衡“专业”与“大众”,分层运营品牌
拜亚动力: 坚守其专业、高端的核心价值与渠道,维护其“圈内权威”地位。避免为追求短期规模而盲目将其推向大众消费市场,稀释品牌价值。
佳禾自主品牌: 应聚焦大众消费市场,利用自身在消费电子领域的研发、供应链和成本效率优势,打造高性价比、时尚科技感的产品。
2. 深化本地化运营,跨越“文化差距”
保留拜亚动力德国核心团队在研发、设计和品牌调性上的主导权,避免“中国式管理”水土不服。佳禾应提供供应链、生产效率和全球市场拓展的支持。

注重“全球本土化”(Glocal)品牌叙事,佳禾智能自身品牌出海,需超越“中国制造”的性价比标签。讲好品牌故事,强调科技创新、设计美学、用户体验和对特定社群(如音乐爱好者、科技极客)的深度理解与价值贡献。
融入当地文化, 积极参与目标市场的音乐节、科技展、社区活动,赞助本土音乐人、创作者,建立情感连接和文化认同感。
3. 加大用户洞察与品牌建设投入
建立专业的C端用户研究与营销团队,这是佳禾从B2B转向B2C/B2B2C的必修课,投入资源进行海外消费者行为、偏好、痛点的深度研究。
同时构建直接用户触点(DTC), 优化自有电商平台(官网)、社交媒体运营(如TikTok)和用户社区建设,掌握一手用户数据,提升品牌粘性和复购率。

利用数字化营销工具精准触达目标用户群,衡量品牌建设效果(如品牌知名度、美誉度、考虑率等指标),而非仅关注短期销售转化。
4. 长期主义构建“护城河”
第一:保持高比例的研发投入。不仅在产品功能上,更在用户体验、材料工艺、环保可持续等方面寻求突破。
第二:构建品牌情感价值。品牌的终极护城河是用户的情感认同和忠诚度。这需要时间沉淀、一致性的品牌表达和持续的价值输出,如优质内容、用户服务、社群价值。
第三:践行ESG理念。将环保、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融入品牌基因,符合全球主流价值观,提升品牌声誉和长期竞争力。
从东莞的代工车间,到鲸吞德国百年老牌,佳禾智能的十年是“中国制造”向“中国品牌”进阶的缩影。收购拜亚动力无疑打通了一条高端品牌出海的快速通道,但这只是新征途的起点。
如何有效整合资源、弥合文化差距、构建可持续的价值,将成为佳禾智能未来能否真正从“效率机器”蜕变为“全球受尊敬品牌”的关键考验。
他的探索路径,也将为中国制造业的品牌出海提供极具价值的样本,让我们拭目以待这个中国音频新贵的全球化新篇章。